他们扎根在乡村,用双脚走出了一道健康防线;他们坚守在城市,用职责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健康。他们埋首在无影灯下,用仁心医术救治病患之躯;他们坚守在产房内,用双手迎来一个个新生命……他们,就是救死扶伤的医生。
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记者采访海口医疗工作一线的广大医师,记录他们一袭白衣作战袍,敬佑生命、守护群众健康的感人事迹。
8月18日,在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村医占雪梅上门为村民测量血压。 记者 孙士杰 摄
(相关资料图)
坚持传承 始终不改从医初衷
自古以来,从医者就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荣。在海口,广大医务工作者也始终坚持从医初衷,甚至有不少人是世代从医。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也希望能够把一身医术传承下去,守护更多人的健康。”今年63岁的王大钊是龙华区新坡镇仁南村卫生室的一位乡村医生,他曾受从医的父亲影响,选择成为一名乡村医生。40多年来,他亲历了带着药箱走村入户看诊,也见证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看着崭新的卫生室和一应俱全的硬件设施,他又选择了退休返聘,并要求孩子学医,希望一身医术得以传承,继续守护当地村民的健康。
在农村地区,像王大钊一样选择传承老一辈医者衣钵,并坚守在乡村的医生不在少数。8月18日,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海口市卫健委通报表彰了一批市级优秀医师和优秀乡村医生。琼山区云龙镇长泰卫生室乡村医生占雪梅就是其中之一。
当天下午,记者赶到云龙镇长泰村时,占雪梅正在村里为群众发放健康素养宣传折页,并叮嘱年迈的群众注意膳食均衡。占雪梅介绍,她和爱人都是乡村医生,当村医12年,之所以选择回到村卫生室工作,就是希望能为农村群众减轻病痛。“我公公也是乡村医生,孩子也学了健康管理相关专业。我觉得传承很重要,我们要守好农村地区群众的健康防线。”占雪梅说。
在海口,还有无数和王大钊、占雪梅的一样基层医师。他们始终坚守着从医的初心,把医疗服务送到群众需要的地方。
敬佑生命 筑牢百姓健康防线
践行医者使命的,不只是乡村医生。在城市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也始终恪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疗职业精神,夜以继日地守护着广大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病人转危为安后露出的笑脸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今年是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吴多庚从事医疗行业的第12个年头。12年来,他在出诊、手术、查房等工作中周而复始。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是他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也是促使他不断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的重要精神动力,“作为一名医生,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我专业能力,才能帮助到更多受疾病所困扰的患者。”
“敬佑生命,甘于奉献”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扎根到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近年来,一批批优秀医务工作者通过人才引进方式,进入海口的各大医院,成为充实海口医疗队伍、提升海口医疗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力量。
“胸口闷吗?还有其他症状吗?”8月18日下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室,面对前来就诊的患者,来自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引进人才黄远桃细致地询问道。
“我有专业技术,也希望能到海口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助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2021年初,黄远桃依托“好医生”引进政策和妻子来到海口,从此扎根在此,成为“新海口人”。在这里,他致力于传递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帮助医院打造一支综合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的医疗团队。
记者从海口市卫健委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执业(助理)医师11783人。这些医务工作者正在120急救中心、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急诊室等不同的岗位上,团结协作,共同筑牢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