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朝霞旖旎。7月30日清晨,家住红安县城关镇新天地小区的周子瑄沿着“一河两岸”步行道晨跑,沿途风景令人心旷神怡。


(相关资料图)

倒水河是红安县的母亲河,由北向南流经红安县,长达102.8公里,流域面积1353平方公里,流经县城的河段,人们称之为南门河。

曾几何时,“一河两岸”杂草丛生、垃圾成堆。2010年6月19日,红安县城区倒水河“一河两岸”综合整治工程动工:拦河筑坝,扩大水域面积;建堤护坡,防止水土流失;全面恢复倒水河生态保障功能。

经过不断治理和改善,历经沧桑的倒水河,如今呈现的是清澈见底的碧水、绿草如茵的堤坡、整齐平坦的堤面、郁郁葱葱的防护林,既彰显了倒水河的绿色魅力,又诠释着绿色、和谐、人文、生态的河道新理念,为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和谐共生探索了新路径。

“治”与“质”一体推进

“往这边一点!”在南门河闸枢纽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挥舞铁臂,缓慢吊装建筑材料,工人们忙着搭内架、支模板。

2022年2月16日,投资1.81亿元的红安县南门河闸枢纽除险加固工程开工。这是我市实施除险加固的第一座内河水闸,也是红安县当年新开工的最大单项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程包括拆除南门河、龙潭寺两座浆砌石滚水坝,新建两座钢筋混凝土拦河坝,同步建设泄洪闸、冲沙闸,完善防汛公路、各项建筑物之间的连接道路等配套设施。

项目经理芦冰介绍:“工程采用弧形闸门,安全性高、泄洪快,还便于操作。”整个工程完工后,倒水河红安县城区段防洪标准由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可保护农田15万亩,保障城区及沿河20万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红安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以绿水青山为底色,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加快倒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确保国控断面水质稳定向好。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发挥金沙湖生态涵养功能,维护重点水域生态环境安全,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守牢流域安全底线,持续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周末大清河”是红安县全面推行河湖库长制的重要内容。5年以来,18位县级河长主动带头参加“周末大清河”,各乡镇(场处)、联系部门组建清河护河志愿服务队。仅2022年,“周末大清河”打捞水面漂浮废弃物约200余吨,城区河道保洁率100%。

“清”与“亲”人水和谐发展

2018年,红安县通过金沙湖公园生态建设、“绿满红安”和精准灭荒行动,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2万余亩。

金沙湖与周边湿地,拥有丰富的水鸟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构成了金沙湖湿地公园独特的生态景观。

这抹绿色顺着倒水河流至“一河两岸”。

红安县在倒水河两岸建设了45万平方米的绿化区,铺装了21万平方米的马道,建设了32处游园景点,安装了900多盏景观灯和200多个音箱,修建了13座公厕,栽种了150多种树木。

“一河两岸”绿化主要以香椿为主,以景观树为辅,保证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景、冬有果。不仅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散步健身的好去处,还成为了红安县城一道靓丽风景线。

倒水河纵向穿城而过,桥梁横跨倒水河两岸,一头牵着百姓的生活,一头托起城市的繁华,拉近了两岸的距离,也拉近了红安人和母亲河的感情。

随着宜居县城建设的推进,红安城区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广场、公园、步道,随处可见唠嗑的银发老人、踏着滑板的年轻小伙、跳着广场舞的妇女,百姓们在满目青葱中感受着“一河两岸”带来的惬意。

“新”与“兴”强基协同提质

水更清、岸更绿,江河更有温度。

当谈及“一河两岸”带来的变化,丽水鑫城小区亲历了“一河两岸”的蝶变。

丽水鑫城小区于2008年开建,2010年入住。整个小区600余户居民,入住率达95%。

“以前的水都是臭的,现在臭水变净水,环境变好了不说,还吸引了不少商铺。隔壁有学校,门口有商超,买菜、送孩子都方便了不少。”家住丽水鑫城的张女士说。

城投·竹湖朗阅房地产开发项目是红安城投万业地产公司自筹资金、自营开发、纯市场化、商业化运作的首个大型楼盘,也是县城区境内建设规模最大的楼盘。

经过长期的有效治理,配套设施完善、商圈发展繁荣,红安城投将项目选址的目光锁定在红安县城关镇河西大道竹林村。“因为我们在竹林村,‘竹’乃四君子之首;‘湖’指我们楼盘前有母亲河倒水河,后有金沙湖,两面邻水;‘朗’为读书声;‘阅’寓意阅遍千山万水终归家。”城投相关负责人杨威介绍“竹湖朗阅”一名的由来。

治理后的“一河两岸”成为城市核心地段,商贸业、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全国首家县级沃尔玛购物中心等项目投入运营,成为市民居住、休闲、购物的新场所,岸线品质功能逐步完善。

2020年,红安县被纳入120个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一河两岸”见证了红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变迁,也成为了红安的美丽“城市客厅”。

(责编:白楚云)

推荐内容